6月14日上午,商丘市梁园区人民法院以巡回审判庭的方式,在我校梁园校区行方楼模拟法庭依法公开审理3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我院党委书记王庆、副书记郭静,法学系主任李祎、公共法律教研室主任王伟,法学系专业教师和法学专业300余名学生“零距离”旁听了整个庭审过程。
为提高本次公开审判的认知实习效果,梁园区人民法院精心挑选了3起“出借、出租银行卡”为犯罪手段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书记员宣读完法庭纪律后,审判长庄严地敲下法槌,庭审正式开始。
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以丰富的庭审经验娴熟地把握整个流程,有序推进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各个环节,整个庭审活动严格依法进行,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被告人罗某、张某、赵某对各自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真诚悔罪,并在最后陈述中,自愿认罪伏法,表示以后要通过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鲜活的典型案例、庄严的庭审现场、严谨的庭审程序,让同学们真实地感受了刑事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对司法审判的职业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零距离”感受到法律的尺度、法官的温度。
庭审结束后,法官以案释法,审判长全面细致地向同学们讲解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高发态势、犯罪构成要件以及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区分,提醒同学们不要出租、出借、贩卖个人银行卡、手机卡、支付宝等,避免一不小心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帮凶”,触及法律红线。
近年来,法学院致力于培养德法兼修的新型法治人才,把推动司法实践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将优质的司法实践资源引入课堂作为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此次法院庭审进校园认知实习活动,不仅实现了学以致用、以知促学的教学目标,更达到普法宣传助成长、法治观念入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