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于3月下旬举办了“变废为宝 创想绿色校园”环保创意大赛。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同时展现法学学子对生态法治的深刻思考。
创意作品百花齐放,法治元素点亮环保主题。大赛共征集到数十件作品,涵盖手工艺品、实用工具、艺术装置等类型。参赛者以校园废弃物品为材料,结合法学专业特色,创作出兼具环保价值与法治内涵的作品。

《创意法槌》以枯枝、瓶盖等材料制成,槌身刻有“无罪”字样,蕴涵“无罪推定”的法治原则;《小猫的法律之家》利用废纸箱搭建猫屋,装饰法律扑克牌与宪法宣传元素,倡导绿色生活与法律意识的双重提升;《衡序树干》以废纸板构建法律体系树状图,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层次设计,诠释法律对社会的规范作用,呼应环境保护法的生态理念。

其他作品同样亮点纷呈:《罐意新生》将易拉罐改造成茶壶,传递慢生活与环保共生的态度;《“考勤”香囊》用过期口罩缝制香囊,赋予医疗废弃物新功能;《萌兔纳笔宝盒》以废饮料瓶制作萌兔笔筒,兼具实用性与童趣美学;《云顶夜灯》则用咖啡杯、旧棉花等打造氛围灯,展现废弃物的艺术潜力。

由老师和学生干部组成的评审团从环保性、创意性、实用性、美观性及法治元素融入等维度综合评分。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郭静表示:“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扎实的实践能力,更体现了他们对生态法治的深刻理解,通过“变废为宝”的实践,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创新思维,同时将法学专业特色融入创作,深化了生态法治教育。”
法学院“变废为宝 创想绿色校园”环保创意大赛圆满落幕,正如活动策划书所述:“让废弃之物绽放新生,以法治之名守护绿色校园。”未来,法学院将继续探索环保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新路径,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