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学生的性别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议题,提高社会工作实务能力,6月22日晚上,社工系21级学生在《女性社会工作》任课教师王晓莉的指导下,在行方楼234教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拒绝容貌焦虑,拥抱自然中的自己”的校内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帮助校园中存在容貌焦虑的同学们接受真实的自我,拥抱自然的美好生活。

此次活动吸引了不同院系的20余位同学参与。活动以“大家夸夸夸”游戏为开场。一开始,大家有点儿局促,但在志愿者的助力下,参与者渐渐放下戒备,相互给予真诚的夸赞,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二阶段活动包括“内心天秤一部曲”和“海龟汤”。在“内心天秤一部曲”中,参与者们分别对美丽面容、超绝身材、雄辩的口才、健康的身体等进行了重要性排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容貌虽没有占据数一数二的位置,但也有较强的影响力。在“海龟汤”游戏中,参与者们结合情景剧表演,进一步认识到美丽有不同的标准,盲目的“白幼瘦”并不可取。当然,男性美也可以因人而异。
第三阶段活动是素颜拍照。为了强化活动效果,我们邀请参与者拍下各自的素颜照片并转发至朋友圈,并邀请他们分享本次活动的感受。有同学表示,“生活中时不时会被外界的审美标准带偏,觉得自己不够白、不够瘦,但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更加认识到美不具有唯一标准,应该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女性社会工作》课程实习的一部分。在活动中,学生们对于课程中所学到的性别视角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得以将女性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不仅提高了活动策划、实施能力,而且有助于营造尊重平等、性别友好的校园氛围。